美國NGO青年領袖訪問團與含外交部隨行人員共8人,於今(26)日拜會臺中市政府林依瑩副市長,一方面參觀臺中市政發展,另一方面也希望瞭解臺中市對國際NGO中心的相關規劃。本團係由臺灣駐美代表處及辦事處共同推薦籌組,團長為Olivia Johnson,團員為來自美國各地具影響力之「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NGO),均為45歲以下具政治發展潛力之人士,且均未曾訪臺。

美國NGO青年領袖訪問團與含外交部隨行人員共8人,於今(26)日拜會臺中市政府林依瑩副市長,一方面參觀臺中市政發展,另一方面也希望瞭解臺中市對國際NGO中心的相關規劃。本團係由臺灣駐美代表處及辦事處共同推薦籌組,團長為Olivia Johnson,團員為來自美國各地具影響力之「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NGO),均為45歲以下具政治發展潛力之人士,且均未曾訪臺。

平均年齡45歲以下、活力滿滿的美國NGO青年訪問團於4月27日下午造訪INGO中心。經過一小時的導覽,INGO專辦同仁完整的介紹INGO中心的起源、歷史、未來方向及願景。青年們皆表達高度興趣。
臺中市林佳龍市長上任以來,大力推動社會培力工程,包含社會創新企業、國際NGO中心等計畫。其中國際NGO中心更是重要政策,希望打造霧峰光復新村成為亞洲國際非政府組織的重要聚落。今(20日) 國際NGO中心特別邀請林依瑩副市長以及台灣尤努斯基金會蔡慧玲董事長與林函瑢副董事長,來到霧峰光復新村,與二十餘位臺中在地社會企業創業家,舉辦「臺中社會企業交流座談會」,一起探討「社會型企業的理念」以及「如何實踐社會型企業的經驗」。
林副市長在致詞時表示,「社會企業就是用創新的思維加上商業模式,在解決社會問題的同時,還可以創造出經濟產值。我過去長期在社福界工作,深深感受到臺灣公民社會的活力,我們確實有能力去解決自己的問題,同時也可以回饋國際社會。這也是市長推動社會培力工程的主因。」
台中市政府國際NGO中心(INGO Center)為提昇國人參與國際合作與交流之能力,舉辦一系列國際經驗分享交流系列講座,繼第一場「從人道援助看國際合作」(3/22)座談後,第二場「進擊的國際志工」講座於4月18日上午9時假亞洲大學亞洲會議中心舉辦;這場演講吸引200多位臺中市義工團體、亞大師生與一般民眾參與,有年輕的熱情學子,更有高達七八十歲的資深志工,會場坐無虛席,討論熱烈,不分年齡,一起感受、分享志願服務的魅力。
會議一開始時,主辦單位也分享了2017年臺中市推動國際志工的記錄片──「國際志工在臺中:106年臺中市國際志工成果影片」,短短十幾分鐘的影片,已傳遞出國際志工服務的精神與熱情。
為推廣新南向政策,並加強與東協國家的文化交流合作,教育部邀請印尼伊斯蘭教士復興總會主席Prof. Dr. KH. Said Aqil Siroj等30位大學校長到台灣,昨(15)日一行人到台中參訪INGO中心,副市長林依瑩代表市府表示歡迎,希望持續透過INGO與國際社會廣泛交流。
伊斯蘭教士復興會(Nahdlatul Ulama,NU)在印尼有上百所大學,此行由主席Prof. Dr. KH. Said Aqil Siroj率30位大學校長到訪霧峰光復新村,參觀INGO(國際非政府組織)中心,並進行交流,林副市長代表接待,介紹INGO中心的規劃建設。
奧地利薩爾斯坦堡副議長Gudrun Mosler-Törnström女士與其夫婿Rudolf Mosler博士於4/12星期四拜訪臺中市政府,由副市長張光瑤代表熱烈歡迎,並聽取由社會局呂建德局長親自介紹的INGO中心規劃簡報。
臺中市政府全力在霧峰光復新村推動國際非政府組織(INGO)中心,盼吸引國際大型非政府組織進駐,為台灣擴展更大的國際空間。
臺中市政府已爭取擔任「2019現代直接民主全球論壇」主辦城市,去年12月大會主席Bruno Kaufamnn訪台時,市長林佳龍力邀擔任台中INGO中心國際顧問,獲得同意。
台中市政府希望改造霧峰光復新村成為推動國際非政府組織(INGO)中心,為台灣擴展更大的國際空間,二日邀請國內各領域NGO代表出席進行意見交換,副市長林依瑩表示,台灣NGO軟實力不容小覷,尤其在高齡與長照服務部分,相信台灣有實力與國際接軌。
這項座談會邀集國內各領域NGO,包括家扶基金會、勵馨基金會、願景等代表齊聚,提供專業建議並交換意見。
林副市長表示,台灣NGO的活力一向讓國際社會感到驚艷,未來台中透過重建光復新村來築巢引鳳,希望打造台中成為國際重要NGO聚落。
社會局表示,根據INGO中心委託中興大學教授陳牧民調查研究,已有一百零一個海外組織對於台中INGO中心有興趣,三十二個國際型組織有意來台參與相關活動。為加速光復新村活化,巿府已完成二期房舍修繕工程,除持續推動摘星計畫輔導創業青年外,今年將部份已修繕十三間房舍作為「INGO示範區」,空間共享及進駐等友善空間,可提供國內NGO辦理工作坊、教育訓練及會議使用。
